丘成桐獲2023年度邵逸夫奬數學科學獎
  • 2023-05-30 19:33

2023年邵逸夫奬獲獎者名單公布,共有7名學者分別獲得獎項(按此瀏覽相關報道)。獲得數學科學獎的兩位學者之一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他因在數學物理、算術幾何、微分幾何和凱勒幾何的貢獻而獲奬。丘成桐教授畢業於中大崇基學院數學系,並出任中大博文訪問講座教授及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對現代幾何與拓撲學的發展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丘成桐教授。(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圖片)

丘成桐:公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丘成桐教授於1976年解決關於凱勒-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其結果被應用在超弦理論中,對統一場論有重要影響。他亦與其他科學家合作解決或證明了正能量定理、閔科夫斯基問題、埃爾米特-愛因斯坦度量、弗蘭克爾猜想、史密斯猜想、鏡對稱猜想、劉孫丘度量等數學難題。丘教授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

以推動華人世界數學發展為己任
丘成桐教授出生於中國內地,在香港長大,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以推動數學發展為己任。他於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了第一間數學研究所,及後在1996年、2002年以及2009年,分別於北京、浙江大學、清華大學成立了數學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他亦是「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以及多個奬項的發起人,熱切於推動中國年青人的數學發展。


一門三傑 師徒同獲邵逸夫奬數學科學獎
截自目前為止,獲得邵逸夫奬數學科學獎的華人有三位,分別是2004年獲奬的中國旅美數學家,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教授(1911-2004)、2006年獲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意大利開發中世界科學院院士吳文俊教授(1919-2017)、以及2023年獲奬的丘成桐教授。

陳省身教授是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定理和理論(陳-高斯-博內定理,陳-西蒙斯理論,陳類)在幾何、拓撲、物理、相對論、量子場論、等有很重要的應用。為紀念陳教授,國際數學聯盟於2010年成立了「陳省身獎」,以表彰在數學界做出最重大貢獻的個人、是國際數學界最高級別的榮譽。陳教授除研究上最得驕人成就外,對於教學亦不遺餘力,多名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均曾受他指導,其中便包括丘成桐教授與吳文俊教授。他的其他著名學生還包括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的創辦人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楊振寧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榮休教授鄭紹遠教授等。

吳文俊教授為拓撲學及數學機械化做了奠基性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他創立的「吳特徵列方法」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吳教授曾獲得多項國內外獎,包括1956年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0年榮獲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1993年獲陳嘉庚科學獎數理科學獎、1994年獲首屆香港求是傑出科學家獎、1997年獲自動推理領域最高獎埃爾布朗獎、2000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2006年獲邵逸夫獎數學科學獎。

陳省身教授(1911-2004)。(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網頁)


吳文俊教授。(1919 - 2017)(圖片來源:新華社)

有關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於2002年11月成立,分別設有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每項獎金120萬美元,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奬項由邵逸夫獎基金會管理及執行,每年頒獎一次。得獎者應仍從事於有關的學術領域,在學術或科學的研究或應用上有傑出貢獻,或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之成就,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評選的原則主要考慮候選人之專業貢獻能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質素,豐富人類精神文明。近期在科研上有傑出成就且仍活躍於該學術領域的候選人將獲優先考慮。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