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亞太高等教育研究合作組織及曼徹斯特大學合辦 2023 中國與高等教育會議
  • 2023-12-27 11:03

2023 中國與高等教育會議(ChinaHE23)於 2023 年 12 月 13 日至 14 日圓滿舉行。此次會議由曼徹斯特大學、嶺南大學和亞太高等教育研究合作組織(APHERP)聯合主辦,旨在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中國高等教育的最新趨勢和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領導者。ChinaHE23 為國際學者和實踐者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和討論高等教育各方面合作的平臺。此次會議吸引了包括學者、政策制定者、大學管理人員和學生在內的各種形式的參與者。討論的主題包括教育政策、課程發展、國際合作、學生流動、教學創新,以及科技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會議第一天在曼徹斯特大學舉行。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作主旨演講,吸引了超過 130 名參會者聆聽。秦教授以嶺南大學為例介紹了博雅大學的獨有特色,表明嶺南大學將會在數字中不斷加強科技應用,為博雅教育賦能。他亦介紹了 ChatGPT 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並從機遇和挑戰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他強調人工智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為教與學提供了切實的幫助,但人工智能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使用時需要更高層次的、尤其是更具批判性的思考。

嶺南大學校長兼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在 2023 年中國高等教育論壇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題為「博雅大學的挑戰與機遇.以嶺南大學為例」。秦泗釗教授分享了嶺南大學採用人工智能和資訊數據的案例。(圖片來源:嶺南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的邢丹丹教授的主題是《通過教育技術增強的差異化教學支持不同的學習者》,其中探討了差異化教學的潛力及其與電子科技的協同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的戴坤教授以《微信成為數字學習的習慣:了解留學生在中國的經歷》為主題,分享了在中國背景下國際學生學習和適應的問題,為中國國際學生數字化轉型的制度提供了支援。

還有來自兩所大學的研究生帶來相關主題的分享,與會的學生與老師都展開了積極的討論與交流。

超過 450 名參與者線上、線下參與。(圖片來源:嶺南大學)

會議第二天主場由嶺南大學主辦。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在開幕詞中表示,我們的上一代為了建設一個強大和舒適的社會,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們也必須為後代繼續努力。莫教授強調中國需要改革其教育體系,特別是高等教育需要變得更加國際化。

本次會議的另一亮點是劍橋大學 Susan Robertson 教授的主旨演講《技術和高等教育的新地緣政治:全球視野、國家戰略和新的市場參與者》。Robertson 教授表示,在當前的全球背景下,科技進步與高等教育的融合已成為一個日益顯著的趨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深入研究技術和高等教育的新地緣政治,對全球視野、國家戰略和新的市場參與者的討論,是至關重要的。她提出一個重要議題:在人工智能民族主義的背景下,大學應該怎樣為全球化作出更多努力。

最後,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喻寶華教授做了會議總結:我們的共同目標是通過在教學中的技術應用,培訓教師和同學們為數字化轉型做好準備,以及探索高等教育中中外合作的潛力,從而爭取更好的中國教育。她強調中國的教育同仁們共同努力,會為中國高等教育創造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在會議上提出改革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他強調了國際視野的重要性。(圖片來源:嶺南大學)

喬治城大學教授 Susan Robertson 強調了探索全球視野、國家戰略和新興市場角色的必要性,並強調大學在快速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中對全球化的貢獻至關重要。(圖片來源:嶺南大學)

了解更多有關 ChinaHE23 的資訊,請瀏覽:
https://www.ln.edu.hk/sgs/news/China-and-Higher-Education-Conference-2023

 

按此瀏覽原文。

如欲知道更多教科相關消息,請留意京港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HKAEC

返回頂部